2025-05-13 11:44:10
首页 国际 港澳   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
当前位置:首页 > 社会聚焦

国内第一个“鸟声专题”展开幕 揭示了鸟类鸣声行为秘密
文章来源:中国干部网    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2-02 09:19    点击量:446    

国内第一个“鸟声专题”展开幕揭示鸟类鸣声行为秘密

  图为:響宴——鸟类鸣声行为展。 方堃 摄

   “各种鸟类都有独自的审美观点,鸟类歌唱的时候简直都像瓦格纳一样,每当唱歌时都在阐明自己的主张……”法国作曲家奥利维埃·梅西安曾这样阐述鸟类的鸣声行为。

  图为:通过视听设备展示“鸟类鸣声行为”。 方堃 摄

  嗷嗷待哺的小鸟怎样让亲鸟知道“我饿了”?学其他鸟的叫声有什么作用?鸟类的鸣声也有“方言”吗?12月1日,中国国内第一个以鸟声为展览的专题——《響宴——鸟类鸣声行为展》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展。

  图为:響宴——鸟类鸣声行为展。 方堃 摄

  “世界上目前有10000多种鸟类,鸟类的鸣声是自然界中最复杂、也最悦耳动听的身影,他们的鸣声就是它们的语言,鸟类和我们一样用声音来表达情感、交流信息。”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、研究馆员严洪明表示,为了本次展览,主办方在历时15年从野外采集的数万段素材中,精心选取了106种鸟类238段鸟鸣声,借助科技的力量,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,旨在向大家展示一个真正的“鸟鸣世界”。

  图为:響宴——鸟类鸣声行为展。 方堃 摄

  台湾鸟类录音师孙清松告诉记者,要录取鸟类的鸣声并不容易,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抵达森林深处,然后选取之前考察好的点放好录音设备,静静等待太阳升起后鸟类开始鸣叫。“有时候,为了录取一段十几秒的鸟鸣声,需要耗费十几天的时间。”孙清松表示,虽然工作难度大,但是只要进入了鸟类的世界,就好像拥有了进入大自然的门票,通过鸟类的鸣声中辨别鸟类的喜怒哀乐,能让人理解如何才能尊重自然、人与动物的和谐。

  图为:響宴——鸟类鸣声行为展。 方堃 摄

  记者了解到,此次展览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,浙江自然博物馆承办,旨在通过展览向公众揭示鸟类鸣声行为的秘密,唤醒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,呼吁社会对野生动物的关注,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(记者 方堃)



推荐阅读
友情链接